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时间:2018-02-09 00:00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中国农历立春,这天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面对这一伟大历史任务,作为河南最高农业学府,河南农业大学主动担当,义不容辞,校党委书记李留心亲自挂帅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全方位为我省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科技支持。今天,河南日报理论版重磅发表李留心署名理论文章《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优势等方面入手,为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开出了“良方”。现将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河南日报】2018年2月9日理论版

 

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李留心

 

  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必须立足国情农情,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抓住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定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着力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高等农业院校使命何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中央令旗所指,即是高等院校办学治校目标所在。对于高等农业院校而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使然,也是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布局的必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所作为,是时代赋予高等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是高等农业院校的职责所在,也是高等农业院校推动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大好时机。高等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

  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培养“三农”人才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天然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高等农业院校要在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农业院校教师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使其增强振兴乡村、培育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优化高等农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挂职锻炼、基层实践等制度,为其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条件、创造环境。二是加强青年大学生培养。进一步巩固青年大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思想基础,加强理论基础教育和实践能力锻炼,激励学生脚踏实地,真正做到懂农业、爱农业,想干事、会干事。三是加强基层培训服务。努力将高等农业院校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以农业技术、农业企业管理和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基层农技人员和乡村党员干部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发挥科学研究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现代科学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对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作用。一是坚持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和立足区域特色并重。深化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以国家粮食核心区、河南农业强省等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产出一批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技术上有重大创新、生产上有重大推广价值、应用上有较强针对性的科研成果。二是坚持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并重。既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为主线,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能源开发、减灾防灾、智慧农业、环境污染防控、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又要以理论与政策研究阐释为重点,加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村民自治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三是坚持基础前沿研究与应用交叉研究并重。一方面要加强前沿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保持农业科研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要突出问题导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增强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发挥社会服务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服务保障。高等农业院校人才智力优势、科学技术优势、理论研究优势的发挥和应用,最终要通过社会服务这个“桥梁”走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这个“桥梁”的设计理念、通行能力、工程质量决定着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水平的高低。为此,要拉高工作标准,强化质量管理,真正发挥好社会服务的作用。一是发挥好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争取政策、先行先试,通过建设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农业产业升级换代等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发挥好决策咨询智库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人才智力优势,在政策调研、质量评价、决策咨询、发展规划等方面有所作为,为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作部署当好参谋助手。三是发挥好高新技术推广转化作用。积极整合地方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大户等各方资源,依托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科技特派员行动、政学产研用联合攻关等平台,探索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成果转化新模式,把高校的人才、智力、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实践、市场竞争优势。

  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思想转变和文化传承是前提和基础,也是不竭的内生动力。为此,高等农业院校要担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一是集中力量开展理论阐释。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下基层活动、基层巡演活动等方式,把抽象的理论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集中力量开展文化创新。挖掘和保护农耕文化遗产,加强对民俗文化和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研究,加强扶贫与扶志、扶智相互结合机制的研究,以文化人,教化群众,凝聚力量。三是集中力量开展政策研究。大力推进制度文化、乡规乡约文化研究,切实发挥政策引导思想、规范行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