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成果 > 新品种 >

豫农516

发布时间:2018-12-04 00:00    浏览次数:
小麦新品种豫农516
豫农516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组合为:豫农416//(周麦16/偃展4110)F1,2016-2018年度参加河南省中间试验,已完成试验程序,2018年有望通过审定。
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苗势壮,越冬抗寒性好。春季两极分化快,茎叶蜡质重。株型半紧凑,株高适中,抗倒能力强。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穗层整齐,穗长方形,籽粒角质、黑胚率低,商品性好,容重高。大田条件下赤霉病发病轻,中抗纹枯、条锈和白粉病。成产三要素:亩穗数37-38万,穗粒数34-35粒,千粒重45-46克。

小麦新品种豫农516配套栽培技术
 豫农516 是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16-2018年参加河南省中间试验,已完成试验程序并通过河南省初审,具有高产、广适、多抗等突出特点。正常年份高产田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适宜河南省及周边相近生态区中晚茬中高水肥地种植。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 播种前准备
1.1  地块选择
示范田应选地势平坦的地块,具有良好的耕性 、配套齐全的排灌设施,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一般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为:有机质1.0%以上,速效氮80 mg/kg、速效磷25 m g/kg、速效钾110 m g/kg 以上。最好能够连片集中种植,这样便于统一的机械作业与栽培管理。整地是在适耕状态耕后耙耱,采用轻型圆盘耙耙耱保墒 ,确保土地平整细碎、上虚下实 ,同时要保证地边整齐、整洁、墒度适合。
1.2 施足基肥
建议在翻地前进行常规施肥,亩施腐熟有机肥 9~12方、过磷酸钙 75—90 kg、尿素25 kg、硫酸钾(或氯化钾)20 kg、硫酸锌1.5 kg、硼砂1.5 kg。
1.3 创造适宜墒情
适墒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小麦出苗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要求在田问持水量的75% 80%,应采取多种形式造墒,确保适墒播种。当墒情和播期发生冲突时,宁可晚播3~5 d 。也要造墒。
1.4 深松或深耕
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是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提倡用深松犁深松加平翻。采用平耕翻的地块,要用大马力机械耕翻,切实做到耕深25 cm。做到耙透耙实。
2 播种阶段技术要点
播种阶段是决定小麦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必须高标准严格落实好每一项技术环节,为壮苗的形成和合理群体的创建奠定基础。
2.1 播种方式
示范田统一要求畦宽3 m,畦长一般100~150 m,通常情况下行距选0.2 m,亩基本苗18万~20 万,以确保实现足够亩穗数。
2.2 适时播种
播期以越冬时能形成6 叶的壮苗为宜。常年气候条件下,南阳、信阳、驻马店最适播期应在10月20~30日:豫中地区最适播期应在10月15—25 日;豫北地区适宜播期应在10月10—20日。播种过晚,分蘖少、根少、苗弱,形不成壮苗。播种过早,苗旺长,缺位,病虫害严重,易发生冻害。
2.3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要均匀、深浅(3-4cm)一致,覆土疏松,底土踏实,无缺苗断垄和疙瘩苗出现。强调播后镇压。播种机要带镇压装置,或播后用镇压器镇压。采用包衣剂或用甲基异柳磷、辛硫磷、粉锈宁等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的侵害及病害的侵蚀,确保苗齐、苗匀、苗壮。
3 冬前管理要点
3.1 及时查补苗
确保苗全苗匀,特别在幼苗期遇雨后,应及时划锄。破除板结,保墒增温,促进根系下扎。
3.2 控制群体
若出现异常暖冬,麦田旺长或超过合理群体,达到计划成穗数的 1.2~1.5 倍时,应及时采取镇压、化控或深耘断根措施,控制群体。
3.3 春草冬防
小麦苗期是除草的有利时期,小麦3叶期杂草出苗95%以上时,要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做到“春草冬防”,减轻草害。
3.4 强化冬灌
1 2月上中旬12月下旬浇越冬水,做到“冬水春用 ”,绿叶越冬。
4 春季(返青~抽穗)管理
春季管理的关键是保证群体沿着合理动态发展,促进穗大粒多和减轻病、冻危害。
4.1 划锄保墒
在返青后划锄 1~2 次,以保墒、增温、促进根系生长,不浇返青水。
4.2 追施拔节肥水
及时浇水,并追施氮肥,一般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 (或氯化钾 )10 kg。通过浇水防范“倒春寒”危害。
4.3 防治病虫
返青至起身期用20%二三唑酮乳油100 g/亩,对水50 kg,喷浇于小麦茎基部,预防纹枯病、全蚀病;用20%异丙威100 g/亩对水30 kg喷雾,防治红蜘蛛、蚜虫。根腐病可用立克锈、烯唑醇、粉锈宁、敌力脱等杀菌剂防治。
4.4 化控防倒伏
根据群体情况,对于群体过大,如超过120万/亩地块,在返青后喷施麦巨金等化控。
5 后期管理(抽穗一成熟)
后期管理的关键是防病防虫,提高群体的光合势,使绿色面积和光合速率尽可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之上。
5.1 补肥补水
抽穗扬花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7.5 kg /亩,保花增粒扩库容。
5.2 预防赤霉病
在小麦扬花 10%~20%时,用80%多菌灵超微粉50 g/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 100 g/亩对水喷雾。
5.3 防治白粉病和锈病
在发病始期(扬花后) 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g,或15%可湿性粉剂75 g,或25%丙环唑乳油等,对水60-70 kg,或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30 g,或12.5%烯唑醇超微可湿性粉剂 32-64 g,对水6O-70 kg喷雾防治。
5.4 保叶增重
灌浆期每隔7~10d喷1次0.5%的尿素加0.02%磷酸二氢钾,或酌情喷施黄腐酸延长绿叶面积,防干热风危害,以保持绿叶面积增加粒重。
5.5 适时收获
实践证明,蜡熟末期收获产量最高。应在籽粒蜡熟末期收获。